陜西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效能不斷提升_每日播報
(資料圖片)
4月12日,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:近年來,陜西省深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,監管效能不斷提升。
市場監管系統實現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全覆蓋。2022年,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隨機抽查9382次,同比增長10.74%,抽查檢查結果公示率100%。
建成供全省3615個單位使用的陜西省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監管工作平臺。2022年,全省共開展跨部門聯合抽查1630次,同比增長18.80%,抽查檢查結果公示率100%。
充分發揮失信懲戒震懾作用,持續加強企業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管理。截至目前,全省共有12.23萬戶企業列入經營異常名錄。同時,省市場監管局積極落實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措施,在市場準入環節限制失信被執行人3.74萬人次,將其他政府部門提供的124.95萬條聯合懲戒“黑名單”信息通過公示系統向社會公示,使違法失信企業心有所畏、行有所止。
在嚴格監管的同時,陜西省注重建立完善有利于違法失信當事人自我糾錯、主動自新的信用修復制度機制。截至目前,全省累計有10.68萬戶企業、0.69萬戶農專社移出經營異常名錄,22.34萬戶個體工商戶恢復正常記載狀態,298戶企業提前移出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,失信主體的信用得以重塑,進一步激發經營主體活力。
省市場監管局科學劃分信用風險分類結果,建設完善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系統,有效利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(陜西)歸集共享的本部門全量數據和其他部門行政許可、行政處罰、黑名單信息等共計1.52億萬條數據,分別對全省141.88萬戶在冊企業精準賦分,設定4類信用風險等級,在食品、特種設備等重點領域開展信用風險分類管理,制定《網絡交易經營者信用分類指標體系》,并在西安市試點實施,推動信用風險分類更加專業化、精細化。
省市場監管局將信用風險分類管理與日常監管、專項整治等工作緊密結合,對信用風險低的經營主體,降低抽查比例頻次,以監管服務為主;對信用風險高的經營主體,提高抽查比例頻次,依法依規實行嚴管和懲戒。在2022年企業登記事項和公示信息“雙隨機、一公開”抽查檢查工作中,信用風險分類結果用于企業監管實踐,雙隨機抽查問題發現率提高了近1倍,其中C類和D類企業問題發現率達68.19%和80.14%,有效提升監管精準度、有效性。記者 徐穎
關鍵詞: